不止于备课
高中历史 选修1 (人教版)
切换课文 >
微信扫码支付
甲午战争后,中日《马关条约》的签订,表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,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。[详情]
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实际意义不大,因为它只进行103天而迅速归于失败,但其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深远影响是不容抹杀的,...[详情]
光绪帝没有采纳康梁等人提出的“行宪法,大开国会”,设立制度局等激进主张,光绪帝的变法上谕,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...[详情]
谭嗣同(1865—1898年),湖南浏阳人,出身官僚地主家庭,其父谭继询,曾任湖北巡抚。青年时代,喜欢读王夫之、黄宗羲、龚自珍、...[详情]
袁世凯(1859~1916),中国北洋军阀首领,中华民国大总统。字慰庭,号容庵。河南项城人。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,遂决计弃文就武,...[详情]
从背景看:变法运动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,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,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背景下进行... [详细]
近十年高考没有出现该课内容,请参考试题中心里的习题。一、选择题1.英、日等国都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( )A.帮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.推翻清王朝的统治C.推翻慈禧太后...
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,开办于1898年7月,是中国近代最早的...[详情]
戊戌政变时,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,...[详情]
所谓戊戌维新政治纲领,是后人从政治学角度对维新派政治主张...[详情]
新中国成立以来,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戊戌变法代表着中国社会发...[详情]
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是,戊戌变法在当时的历...[详情]
唐才常(1867—1900),字伯平,号佛尘,汉族,湖南浏阳人,清末维新派领袖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...[详细]
1887年,英籍德人德璀琳(Gustav Derting)召集外国...[详情]
袁世凯
戊戌六君子
戊戌变法时期学会、学堂、报馆分布
谭嗣同就义
谭嗣同
荣禄
清末北京菜市口刑场秋决现场
刘光第
林旭
菜市口